冠亚解读巴菲特第18期:保险业的长期经营之道

作者:发布时间:2023-10-18浏览次数:12


保险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这主要跟它的商业模式有关系。客户给保险公司缴纳保费,换取的只是保险公司给予的一纸承诺。特别是寿险业务,很多或然事件的承诺兑现,可能要到数十年之后才发生。


于是,对于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而言,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做大规模的冲动。因为规模越大,当期所提取的佣金就越多,而对客户不必立即履行现金赔付义务。在保险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看国内的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险企,产品差异化非常小),违规降低保费,几乎成为很多业务人员(包括管理层)的必然选择。


但这种以显著低于综合成本率获取业务、做大规模的行为,在遭遇灾年的时候,就必然最终要为其疯狂的市场行为买单。而能够克制承保冲动,宁愿不做业务也要守住成本底线的公司,往往在一轮市场出清之后,能够笑到最后。


巴菲特旗下的国民赔偿保险公司,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980-2000年,国民赔偿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几乎零增长(1980年保费收入7960万美元,2000年保费收入6810万美元),但其中仅有四年出现承保亏损。这就是经营的长期主义,巴菲特可以说是难得的“人间清醒”。


冠亚解读


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业者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保费规模——只要能收到足够多的保费,这些保费又不会立即变成赔款,那么表面上看,公司就是现金流充沛,一片繁荣的景象。


但是对于少数理性派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盈利质量——不管规模是大是小,只要保险公司是能够赚钱的,未来就不会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经营就会非常稳健。


由于保险的赔付是滞后的,从短期来看,似乎赚取足够多的保费更能彰显能力,这也是很多从业人员对“跑马圈地”乐此不疲的原因。


然而,从长期来看,“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无序的扩张终究要在一次巨额赔付面前停下脚步,“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理念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其实不单单是保险业,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如果秉承“效益重于规模”、“长期重于短期”的思路,虽然在行业顺风顺水的时候有可能短暂落后,但当行业处于逆境时,也大概率会表现出优于同行的抗风险能力。


亲爱的校友们,有时候我们的步伐宁愿慢一点,也要稳一点。所谓“剩者为王”,只有一直都留在牌桌上,才能看得见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