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院全球化1.0版走向2.0版

作者:发布时间:2021-02-24浏览次数:340



“MBA教育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高级管理者上,而不是鼓励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钱学锋


    以国际认证为抓手,全面提升MBA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以“经法管融通”为特色,全面培养更适应商业实践的人才;以“德才兼备”为基础,全面培养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高级管理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正在打造一个心目中“全球化2.0版”商科教育模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钱学锋教授

    

    市场经济一定是法治经济,而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该是法治经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钱学锋教授认为,民法典是我国全面开展依法治国,真正形成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 里程碑和全新起点,这将为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筑起坚实的壁垒,并提供安全的保障。

    那么,在市场经济当中驰骋的企业中高层经理人应如何在新的时期乘风破浪,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对此,钱学锋教授认为,首先要锻炼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让自己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亦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其次要构建经法管融通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懂经济、通管理、晓法律”从而最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商界精英;最后要培养“为学先为人,做事先做人”的品质,要求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才能不触碰底线,才能防范住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诱惑和风险,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 


    人类已进入超级不确定性年代,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涌现,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遍地跑。因此,必须深刻理解世界百年变局中的“变”与“不变”,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方位以及组织变革的前进方向。


    当前正在发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出现了非西方国家在某些技术领域超越了西方国家的情况,特别是中国在5G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在历史上前所未有。


   “这就是一种‘技术之变’,主要表现为变道超越。” 钱学锋教授指出,西方领导了前三次技术革命,但是,中国第一次有机会在第四次技术革命实现领跑和超越。因此,在世界发展格局巨变的背景下, MBA教育培养出来的企业中高层领导者,必须实现从过去“追赶式”的商业发展模式向现今“领跑式” 模式演进的转变,必须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的经验,围绕着当今MBA教育如何扬长避短等问题,钱学锋教授表示:“创新并不只有从无到有这一种,从有到多同样也是创新。在从无到有的层面上,工科专业极具优势。但是,在从有到多的层面上,财经类大学可以基于自身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充分发挥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的创造、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法治精 神和法学知识方面的优势,实现当代MBA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那么,在适应时代发展、国家战略等方面,我国的商学院教育乃至MBA教育如何保持“与时俱进”又兼具“本土特色”?


    钱学锋教授提出,要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钱学锋教授表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双循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据我们国家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层次系统性调整,其中需要深入解读的信息包括扩大内需、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区域重构等等。只有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好把握商业新趋势从而抓住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出更好的战略抉择。


   “不同的发展阶段性决定了商科教育的侧重点不同。”钱学锋教授进一步强调,我国的商科教育尤其是MBA教育不断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亟需与时俱进地创新。比如,我们的教育此前更多地服务于国际大循环,主要传授西方的管理学知识,但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那么以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企业除了要关注国际形势,继续保持与国际的链接之外,应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服务国内市场层面。这就意味着中国本土的管理学智慧必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在商科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服务于解决中国本土的管理实践问题。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中高层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足够的心理韧性,才能在面临不确定性冲击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确保企业能够规避不确定性冲击带来的风险。


 特色升级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发展态势。在此时代背景下,世界不免会产生一些杂音,因此有一种观点提出:在一个全球化受阻的时代,中国正面临着十分糟糕的外部环境,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教育的国际化之路受阻。


    但是,钱学锋教授却持乐观态度。他建议,商科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当前面临的反全球化形势。


    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500多年的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虽然近年来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汹涌,中美亦存在全面脱钩的危险,但这只不过是历史微澜,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因此,当前全球化受阻的现状只是历史的小插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商科教育必须要坚定地走国际化道路。


    自2010年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坚持以国际认证为抓手,以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标准来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据《工商管理学院全面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行动计划(2021- 2025)》中关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国际化的规划,拟通过师资的国际化来带动科学研究和MBA在人才培养上的国际化,钱学锋教授将其称之为 “学院全球化1.0版”。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是如何持续迭代和升级至2.0、甚至3.0,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MBA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据此,钱学锋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首先,全球化2.0版——以国际认证为抓手,全面提升MBA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当前MBA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确保已获得的AMBA认证持续向前的基础上,通过ACCSB、EQUIS等世界三大国际认证之一,全面提升全学院包括MBA在内的人才培养水平。钱学锋教授明确提出,我们将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国际化的人才上,并不是指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希望学员掌握国际化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打磨国际化的交流能力,能够服务于中国的本土实践,从而解决本土管理的实际问题。


    其次,全球化2.0版——以“经法管融通”为特色,全面培养更适应商业实践的人才。中南大的MBA教育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经济、管理和法律领域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整合全校优秀师资,着力打造了中国最具特色的经法管融通MBA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立足本院工商管理与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其它学院的商科、法学以及理论经济学等学科形成有效衔接,全力扶持跨学院与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同时设立开放型基金,鼓励教师跨学科申报,MBA学生深度参与。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为MBA、EMBA学生开设 《经济法》《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课程,搭建经法管融通的知识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融通性、创新型、开放式的 MBA人才培养特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立足学校学科优势,着力培养了一批能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担当 且“知经济、懂法律、通管理”的复合型高水平商界精英。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与当地企业合办高级研修班,进行EDP深度合作,在合作结束后仍提供持续的项目跟进,受惠企业在相关方面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最后,全球化2.0版——以“德才兼备”为基 础,全面培养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高级管理者。针对MBA教育的本质,钱学锋教授做出阐述:“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MBA首先是Must Be Already,要时刻做好准备;其次是Must Being Activist,成为改变社会的行动者;最后是Must Being Advanced,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未来的商界精英,MBA应该有家国情怀,有自己的使命。MBA教育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中高级管理者上,而不是鼓励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未来的MBA教育在这一点上必须做到长期坚持,贯彻落实,绝不动摇。”


    钱学锋教授从实践方面对我国的MBA教育进行了反思。30年的MBA教育总体上非常成功,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市场经济的中高层管理人才。除此之外,这些人才都对社会具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担当感,正是这样的个体,前赴后继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