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粟 :EMBA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5-07-16浏览次数:5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03/10/content_10983357.htm

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10/14205955585.shtml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院长汪海粟看来,通过商学院的整合,组成的EMBA社区是现代商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的聚合形势。

“中国的EMBA教育开办以来,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关注的重点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学费上,但对于该教育项目产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则很少有深入的思考。的确,EMBA的学费不菲,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是最讲究投资回报、最有成本意识的群体,他们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走进高校接受EMBA教育呢?实践表明,这种教育能从根本上改变求学者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能促进其整体能力的提升。当然相关教育单位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在确定学费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面对社会对EMBA 学费的质疑,汪海粟如是说。

EMBA项目更多的具有了一种社区的功能,从EMBA教学活动中释放出来的社会资源正在被一种集合式的效应重新整合。这和互联网的社区聚合人脉的设想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的准入更加严格、排列更加有序、影响更加久远,和互联网的SNS社区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精英性和使命感。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天然的基因,就仿佛每一个社区吸引着不同的人群一样,校内网更多的聚集大学生群体,海内网聚集更多的海归人士,开心网聚集更多的白领人群,商学院也一样。商学院在寻找学生,学生也在寻找商学院,这种寻找本身是对其自身定位的一个精准阐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EMBA在其自身的“经济+管理+法律”特色下,通过课程创新、精选师资、教学改革和竭诚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汪海粟院长说:“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家和未来的企业家们应该看到,EMBA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促使参与者养成并终生保持着学习进取的习惯。跟随EMBA,我们能跟进当代最前沿的经济管理理论和运作方法,能以全球化的视野把握世界进步的潮流和趋势;融入EMBA,学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独特的社区,交往的高层次和多样化使人脉资源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层面上,EMBA更能丰富学员的人生内涵、提升人生品味,使其不断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EMBA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让我们保持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

很多的EMBA学员通过在商学院的学习,互相成为了朋友。 EMBA所集纳的资源优势在以后的商业生涯中,会因价值认同和同学情谊而升华。在这个时候,社区已不仅仅是一个范畴和概念化的东西了,它显得更加具体,也更具有实际价值。在刚刚过去的“牛根生万言书”的新闻事件中,牛根生的EMBA同学纷纷掏钱救助“蒙牛”就是明证。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深入,企业家也一代比一代成熟。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当然是企业和企业家天经地义的追求。在汪海粟看来,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仅需要创造财富,他更希望,企业家们能对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多履行一些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懂得分享与奉献,恪守诚信,铸造中国的商业精神,在国际上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教育短短的六年历史中,EMBA学员作为一个群体以不同方式多次支持社会慈善事业:EMBA学员两次出资共计人民币三十万元,援建了两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命名的希望小学、深圳MBA学员出资五万余元,援建革命老区和平县二六村的芹塘小学。2007年2月,2004级EMBA毕业学员向学校捐赠5万设立爱心基金。 2007年5月,该校EMBA学员,浙江经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浙晓先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立的“浙江经发集团助学金”,资助金额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当然这样的单子会拉得很长,并且会不断的拉长。我们欣喜地看待,作为EMBA这样一个社区而言,不仅仅只是财富和商业的圈子,慈善和公益的力量也正在日益突出。

作为一个集合人脉的社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EMBA的意义正在不断凸显。什么样的商学院聚合什么样的人脉,这就需要每个商学院精准定位,毕竟在中国的具体社会情境中,人脉是一笔重要的社会资源。

■ 战略:特长+特色+特区

“这些年来,在组织和发展EMBA教育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怎么样让财经政法类大学在EMBA教育当中能够脱颖而出。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叫作‘特长、特色、特区’”汪海粟说。

“这些年来,在组织和发展EMBA教育过程当中,我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怎么样让财经政法类大学在EMBA教育当中能够脱颖而出。”汪海粟院长说。汪海粟的忧患同样也是中国大多数商学院的忧患。

对于中国商学院而言,生存于当代中国这个盛世,它们是幸运的。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年感受西方三百年的经济变革。商学院生在中国恰逢其时,在急速推进的中国经济之路上,商学院带给企业家以及企业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走向和建构。但我们不得不看到中国的EMBA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信息占有的不对称使不同项目间的竞争或多或少存在不公平,作为地处中部的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汪海粟说:“我们有自己的战略,叫作‘特长、特色、特区’——

“所谓特色,就是学科要有特色。尤其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样的财经类政法大学,特色一定要体现为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个学科交*和融合的优势。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演进规律的科学,我们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必须了解在一个开放的、不断演进的条件下的经济活动规律。法学则是通过制定规制以约束人们按规律办事的学问,市场经济因为有了规制,才可能演化为信用经济。管理学能使我们在既定规制下优化组织、提高效率。我们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管理、法律三个板块的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形成了学生普遍认同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所谓特长,就是教师要有特长。MBA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在选拔MBA教师的时候,我们要求校内的老师和校外的老师一定要有同行认可,在本专业中学有专攻。校内遴选的这些老师,他们教学的态度、工作的绩效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同时,MBA师资的来源应该是开放的。所以我们聘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优秀的校外师资和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兼职教授。希望通过优秀老师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互动,实现MBA教学的多样化。我们也加强了与国外和境外学校的合作,通过聘请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新加坡具有丰富的MBA和EMBA授课经验的教授,提高我校MBA的教学质量。”

相对于MBA群体而言,EMBA师资的要求会更高。经过这些年的不调整和改革,很多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老师逐步被淘汰,另外一批社会声誉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加入了师资团队,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有“营销女皇”之称的董明珠等都赫然在列。

“所谓特区,就是办学要有特区。MBA区别于其他的教学项目,是中国高校发展过程中面对市场要求而出现的一个急待完善的项目。过去并没有建立特别的教育体系去应对MBA学生的需求,也没有系统研究MBA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国务院学位办2000年对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院校合格评估对我们触动很大,学校领导决定设立专门的机构,强调MBA教育的应用导向,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使之有别于一般的学术学位教育。考虑到MBA是一个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比较新的教学项目,学校赋予该专门机构实施教育改革的权利和空间。”

在汪海粟看来,商学院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要想在未来的30年里更有作为,必须更大力度的推广“特长+特色+特区”,随着中部的崛起而崛起。

2007年9月,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汪海粟院长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时这样说道:“我们追求的是基业常青的MBA学院,我们的MBA、 EMBA项目,一定要追求一种常青的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品牌塑造上有长远的规划,一定要形成自己严格的体系和与众不同的格局,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我相信,只要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爱护我们的学院,爱护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和战略合作伙伴,加上企业和媒体共同努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的品牌,一定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增值。”

■ 趋势: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

MBA也好,EMBA也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面对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三大趋势。

“MBA是一个舶来品,但是从客观来讲,MBA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准市场,即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准政府,即政府职能需要调整;准企业,即企业制度需要创新。正因为这样,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中国需要大批管理专才,以应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企业转制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可以预期中国将因需求拉动而成为MBA教育大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EMBA发展过程中,怎么样配置财经、法律和管理之间的学科关系。最重要的一点,MBA也好,EMBA也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是面对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三大趋势。”

汪海粟说,我们不得不看到EMBA项目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客观、必然的产物。在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EMBA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行业组织的引导、有国外院校良性和有效的互动。

2006年,汪海粟应美国堪萨斯大学邀请到该校做访问学者,并为该校MBA学生授课。在那段时间里,美国大学教育的异彩纷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加州旧金山大学的多元文化、加州圣科拉拉大学的小型精致、加州东海湾大学的社区导向、堪萨斯大学的综合能力、丹佛大学的古老典雅。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美国更是频繁,这是美国学术保持前沿和权威的一个因素,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学术交流的气氛似乎更浓,更具广泛性,在讲学期间,汪海粟和埃及前外贸部长就曾一同参与过学生讨论。同时美国商学院师资的聘用、考核、合约、福利以及退休,都有详尽的制度设立,保证了师资的优化和可持续。在这种制度保证下,美国商学院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师资。

从美国归来,汪海粟看到了国内的商学院教育和国外的差距。为了适应商业的不断全球化的趋势,他认为所在学院有计划地进行改革,改革的范围包括师资、课程,以及办学方式的革新。

一是在师资聘任方面打破院际隔阂、突破论资排辈的惯例、引入竞争,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师,尤其是关注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教师,为他们创造机会。在他的主导下,学院举办了一个活动,叫关心中青年老师、关心MBA、关心中南大。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学校把具有博士学位,在各个学科中有建树并且受本科生普遍欢迎的具有副教授职称的老师集中起来,和他们进行关于MBA教育的交流,听取他们对MBA发展的意见,了解他们对各个学科发展的建议。由于有了这样一些活动,得以发现一些特别优秀的年轻老师,学院为他们创造任教和指导学生论文的机会,并实行跟踪,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

二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课程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去设置一些课程,加大对新课程的挖掘力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根据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深化,开设了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或专题,希望借此实现“造就一大批能熟练运用现代财经分析工具和能从容应对市场经济各类法律事务的中高级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学院成立了案例中心,组织教师自行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案例,中国的企业必须要有中国自身的经验,目前已经编写MBA教学案例537个。给中国的企业提供更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洞见,成为了学院的追求。

以上改革与调整经过几年的运行,得到了MBA和EMBA学员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台湾的学生,他们非常认可‘财经+法律+管理’的特色。”

加强国际交流,面向世界是商学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是平的,只有不断的国际化,才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

汪海粟认为,在EMBA教育中,一定要为学生的前途和学院的命运操心,所以必须思考EMBA教育存续的环境和发展的使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大潮中,一所商学院只有始终站在经济的潮头浪尖,才能为学员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洞见。

汪海粟说:“虽然我们很难说EMBA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化的产品,但是我们不难看到,EMBA作为一个新的教育项目,一定要适应市场化的需要。EMBA项目一定要在竞争中去形成自己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未来中国的MBA 教育和EMBA教育,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商学院以学校为荣,而是有些学校以商学院为荣,这是一个竞争的结果,是一个供求关系长期互动后,市场或者学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作为一种教育产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这也许是中国商学院下一步必须面临的阶段。

无论是国际化,还是市场化,EMBA的发展都需要去构建专业化优先的战略。市场是分层的,需求也是分层的。中国的32所EMBA院校,每个学校的学科特色不同、地域分布不同、历史沉淀不同,校内的各种资源也不相同,所以只有去联系各自特别的环境、特殊的资源,构建专业化的战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将突出“经济+法律+管理”的特色,打造一批又一批融通这三个领域的毕业生。对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而言,这毋庸置疑是一个更加符合发展和变化的方向。(作者:杨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