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通讯》(第十七期)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5-07-14浏览次数:28

引言
 

“战略管理”在国内外商学院普遍被列为MBA核心课程,通常也是MBA学员最受重视和欢迎的课程之一。该课程跨越了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整个范畴,既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又要研究企业的内部资源环境,还要思考制定企业成功的前景蓝图。如何让那些来自不同行业、又有一定实际经验的MBA学员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领会到“为什么卓越的战略管理会带来优秀的企业业绩”,同时又学会制定各种填密周全的企业战略的方法,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对MBA教师和学员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目前,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分析框架,因此,国内外MBA教育中关于战略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材方面已比较趋同。国外的商学院以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院2006年的战略管理课程为例,使用的主要的参考书是The Delta Project: Discovering New Sources of Profitability,推荐采用的辅导书是The Strategy Concept and Process: A Pragmatic Approach。该课程的教学分成六个部分,分别是战略管理课程的概述、经营战略、技术变革和企业转型、公司战略、战略业绩评价、综合。在每个部分,要求学员参阅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例如,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MIT Sloan Working Paper,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Harvard Business Review,Fortune等。中国国内商学院目前大多数引进使用国外翻译教材,比较典型的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弗雷德·R·大卫著的《战略管理》(含理论部分和案例部分共三册),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希尔、琼斯和周长辉合著的《战略管理(中国版)》,该教材由于大量引进了中国的本土案例而受到推崇。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内容体系较以前的管理体系有了飞跃的发展。正如明茨博格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今天对战略的研究还只能说是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没有见到问题的全部。这就需要战略管理的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不断努力,去探讨更大更新的战略问题。它代表了现代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同时也是企业提升绩效,塑造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并且在反映这一特点的过程中,还要更好地切合中国管理实践的特点。因此,如何科学地确立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就是目前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同时,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更多地强调操作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让学生多方面地去了解课程的精髓和方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经营实践中日益认识到中国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在战略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对形成这种认识,至少应部分归功于中国商学院MBA课程对战略管理理论的普及和训练。作为MBA教育的核心课程,战略管理课程对学习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国内的MBA《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滞后,例如,在教学内容上,随意性比较大;在教学安排上,忽视先导课程的重要性,忽略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交互运用;在师资的培养上,缺乏系统的标准等。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对战略管理的学术研究文献较多,但检索1979~2008年间的“战略管理课程”相关研究,只有12条研究记录,且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如何把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启示和引导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中国MBA《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因此,通过本课题对国内外著名商学院典型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师资能力等相关内容的系统研究,对了解国际上该类课程体系发展状态和趋势,指导中国商学院逐步完善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把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本土战略管理实践的理论总结尽快引入课堂,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本土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课题将对中外著名商学院MBA战略管理课程体系进行典型比较研究,力求追踪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学术研究前沿,并结合中国MBA学员的特点,对中国MBA战略管理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培养、教材选择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