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亚解读巴菲特第34期:错过大涨的股票要反思么?

作者:发布时间:2024-03-19浏览次数:12



王冠亚/


巴菲特说:“当我遇到比尔·盖茨时,我没有购买微软的股票,但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它不在我的能力圈之内。但如果我发现了一家自己懂的企业,价格也具有吸引力,自己却没有采取行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芒格补充说:“这些绝佳的投资机会,几十年才出现一次。因此投资者必须学会,当这些稀有的投资机会出现时,要有勇气和智慧下以重注。”


给我的启发是,如果错过了能力圈之内的机会,应该后悔;如果本来就是能力圈之外的企业,错过了就不值得后悔。就算知道比特币会涨1万倍,再回到10年前,我依然不会买。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事后的涨跌,而是商业的逻辑和自己的初心。


另外,不要指望每时每刻都有好的投资机会。99%的企业,在99%的时间段,都是不值得投资的。致富的关键,在于在1%的时间段,瞄准那1%的伟大企业,果断出重拳,下重注。比如最近10年,哪怕你只抓住了2013年买入贵州茅台这一次机会,就足以成就你的财富人生。


冠亚解读:


早在20世纪90年代,巴菲特和盖茨就已经结为挚友。盖茨多次向巴菲特推荐两只股票:微软和英特尔。尽管盖茨是微软的创始人,但巴菲特依然不为所动,他觉得他不懂,所以只是象征性地买了100股。


事后证明,这两只股票都出现了巨大的涨幅。巴菲特从来都没有感叹过“要是当初听了盖茨的建议就好了”,因为在他心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熟不做,不懂不碰。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初巴菲特听了盖茨的建议,买入了微软和英特尔,大赚特赚,那他会比现在更富有么?


答案是:不会。原因在于,倘若巴菲特违背了自己的投资原则,听信他人的话,买入了自己不懂的企业,那么他虽然在微软和英特尔上会赚钱,但一定会在更多的股票上亏钱。


亲爱的校友们,衡量投资水平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和体系,而不是这笔投资有没有赚到钱。凭运气赚到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回去;只有凭实力赚到的钱,才会成为我们积累财富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