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亚解读巴菲特第2期:价值投资者是不是幸存者偏差?

作者: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12



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部落的超级投资者》,文中提到一个有意思的假设:


全美2.25亿居民,每人拿出1美元猜硬币正反面。从概率上说,每猜一次,就有50%的人胜出,50%的落败,那么20次过后呢,剩下215名连续20次猜对的选手。


毫无疑问,这215名选手,只不过是运气极好,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但是,巴菲特话锋一转,如果这215名选手出自同一“部落”呢?那就要好好考虑是运气还是实力使然了。


巴菲特随后列举了施洛斯、鲁安、芒格和自己等9名投资经理的业绩表现,大家的长期业绩都远远战胜指数,虽然大家选股不同,但都是运用的价值投资原则和方法。


显然,巴菲特是善用逻辑的高手。他的这种写作手法,有点类似于中文表达的“比兴”手法。比如曹操写《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最后的落脚点并不是山水,而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冠亚解读:


我们常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财经网站举办的“民间股神大赛”。这些比赛的规则通常是:给定一个时间段,由参与报名的选手模拟盘操作,最后以收益率高低来选出获胜者。


获胜者往往被冠以“民间股神”的称号,到财经网站接受采访,介绍投资心法。这些获胜者动辄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百的收益率,分分钟“秒杀”年化收益率只有20%的国际一线投资大师。


这种以“选秀”为主要路径的选拔机制,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思维。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场景:身边有人会跟你说,自己投资某只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翻倍收益。但是,我们要明白,“幸存者偏差”是一种运气主导的幸运,却无法重来哪怕一次。


所以,亲爱的校友和同学们,我们不要盲目跟随没有形成投资逻辑闭环的“民间股神”学投资,也不要盲目听信身边朋友的“暴富”神话。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是“幸存者偏差”呢?因为他有着自己完整的投资逻辑和体系,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建立在这一套稳定的系统之上的。学习价值投资,极大地减少了收益率的随机性波动。或者说,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实力”而不是“运气”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