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加油站 | 张天荣:你认为的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

作者:发布时间:2023-03-03浏览次数:100



2022级EMBA学员张天荣


看到身边有很多同事、朋友在备考MBA,不由地想把自己的经历和备考历程写下来,去给更多迷茫于备考MBA的在职朋友们一点点地启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的整个备考过程是那么的没有存在感,直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录取的名单里出现自己名字时,才觉得是如此地真实。

很多没有经历过在职考研的人,在谈起考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平衡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关系,往往因学习对工作及家庭所需时间的挤出效应,尚未投身其中便已经心生抵触,将考研压力数倍的放大,最终过不了自己的一关,半途而废。作为在职考研过来人,不想过分再去渲染曾经的那些艰辛,却也有恰似“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感慨,追求目标的时候,千万不要停留,即使与目标还有重重障碍,只要跨出了第一步并坚定下去,努力终将有回报。

2021年决定参加在职考研的时候,我从校园出来已经差不多有八个年头了,脱离校园学习接近三个“代沟”,不管是知识储备还是学习能力都比不上年轻人,促使我最终下定决心考研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已经重视员工的管理职能及特长,在职务晋升及薪酬规划时会着重考虑,当年刚毕业的时候总觉得考研是浪费时间的事情,与其浪费三年的时间去读研,还不如直接进入社会增长三年的工作经验来得实惠,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当初放弃读研等于放弃了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表面上看我比读研的同学们多了三年的经验,但他们一出校门便站在了比我更高的平台之上,时间一长,优劣立显,经过深思熟虑,我终于决定,重拾课本,走上在职考研之路。

之后便是紧张的复习过程了,作为仍然在职的人员,我自然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完全投入到考研复习当中,所以需要见缝插针的找时间复习。其实在职考研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缺乏时间,俗话说的好,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是会有的。在职的研友们由于工作原因,晚上或周末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活动或聚会,为了考研,可以将一些没有用的活动推掉,专心投入到考研复习当中。

关于备考的心得,我个人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强烈的时间观。

  建立强烈的时间观,每周进行自测。本人此次为二战,第一次失利并不是因为备考不充分,而是上了战场才发现MBA考试的题量不足以让考生字字斟酌,因在逻辑推理题中过于纠结个别题目的解答导致作文时间不够而最终失利。因此大家必须按照考试时间的规定,最晚临考一个月前每周坚持自测,这样你就会逐渐熟悉在规定的时间内你每一部分答题时间的宽裕程度以及答题速度的要求,培养正式考试时的时间控制能力。同时也起到不断监控自我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各科时间分配的作用。

 再者,题海战术也要讲究策略。

题海战术在在职研究生复习备考中,始终占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但题海战术并不等于海量做题。它需考生科学的将有限的时间分配在得分的重点上,并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建议的方法是根据题库提炼做题模式,比如英语的完形填空已经形成特定的几种思路及常用词,根据历史经验抓住固定得分即可,可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在阅读理解上。

网上有大量的学习时间分配经验贴,建议时间紧促的同学们花一两天时间做好攻略,有事半功倍之功效。在形成自己的学习套路及方法后,建议坚定目标,有舍有得。

当然,本建议只针对那些学习时间不足,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同学,时间充裕或者学习能力极强的同学可跳过此建议。

最后,运用系统性的学习方法。

在备考之前,首先要对考试的大纲进行通读,了解考试的方向及重点,系统性的规划学习策略,建立系统性的学习方法:1)先尝试选做一套近三年的真题,了解下考试的题型、题量、考察重点、难易程度等。再结合各学科特点和自己强弱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2)数学方面:难度不大,技巧性强,陷阱较多;掌握知识点和基本公式,研究真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3)逻辑:分模块进行复习,掌握一些阶梯规律和技巧,提升解题速度;(4)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掌握基本的错误类型,掌握出题规律,分析出题频次;论文,注意审题,多角度思考,注重卷面、格式、字数要求等。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要抓住11月份这个关键时期,该阶段的系统性学习能有效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及效率,训练成果不容易忘记,可回头归纳总结错题原因,理清做题思路。

桑榆非晚,柠月如风。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如同在平凡岗位上工作八年,通过半年的备考再次拥有校园时光的我一般,你认为的为时已晚,其实都是恰逢其时!期待与各位同学及伙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