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学院获评2019-2021年度学校“文明单位”

作者:发布时间:2022-04-28浏览量:443

近日,学校印发《关于表彰2019-2021年度文明单位的决定》,工商管理学院以教学单位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评2019-2021年度“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9-2021年是工商管理学院高质量快速发展的三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和学院“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建设愿景,知行求真,诚信致远,以实际行动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以学院发展战略为抓手,全面推动文明单位建设。

思想教育深入。学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承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编写出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系列教材;组织编写《商科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集》教材(将于2022年出版发行);邀请MBA优秀企业家校友为MBA学生讲授心理思政课,分享鲜活案例与经验。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团活动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党员学生中开展“书香党建”、“科研党建”、“红色引航”、“四史教育”、“知行合一”等品牌党建活动,在青年学生中打造“新时代青年研习营”及“新时代丝路青年成长社”两大理论学习阵地。持续开展“高校青年团员思想引领质量工程”及 “五大工商”系列活动。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发展和师生日常生活。分类指导贯彻“三全育人”要求,针对教师,通过“新进教师座谈会、“新晋导师培训会”、“荣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引领;并通过院长“开学第一课”、“邀请导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毕业生座谈会”、辅导员“微课堂”等活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日常生活。 

组织工作有力。学院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全院教职工大会、师生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精神。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定期更新廉政风险点,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学校党委巡察为契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厚植理论学习深度。2019-2021年,先后获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项2项、湖北省委重点课题1项,在《学习强国》《党员生活》发表多篇文章。2021年,学院党委获评湖北省教育工委“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学校20192021年度“七一”表彰中,均获评全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2021年度连续三年获评全校党建考核“优秀”。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邓爱民教授获评“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顺利通过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

  

积极投身抗疫战线,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学院党委筑牢抗疫防线,抓实抓细各项防控举措。号召党员师生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加疫情志愿服务,师生校友累计向学校和社会捐赠抗疫物资款项达2.2亿元,其中,学校2017MBA学生夏凯同学所在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募集物资捐款1.1亿元,为学校捐赠各类防疫物资总额达715万元。202012月,工商管理学院荣获“第二十届中国MBA发展论坛”2020年中国MBA抗疫先进集体奖。2021年,院党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事项共计579项,完成率达到100%

  

 

师德师风良好。学院严格落实“五联系五引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每年组织专任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报告会,通过老、中、青优秀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全院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制定《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加强教师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学院党委注重以点带面,引领全院教职工用“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农业经济管理系党支部聚焦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展现“三农情怀”;经济贸易系党支部加强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双向促进,为推动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学者智慧;以韩翼、许捷、毛海涛等为代表的党员中青年教师接力支教援疆;退休老师叶汉迟、丁梅生积极参加“银龄教师计划”;院党政办原主任阙胜齐、学办主任曾洁先后赴麦市镇红石村参加驻村帮扶工作。

  

 

文化活动丰富。学院以新商科“四位一体”、“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创建特色文化品牌。院长钱学锋教授主持的《新商科“四位一体”“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 

  

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功效,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打造文化传承新标杆。近年来,学院建设文化长廊、更新学院标识、明确学院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创办《学院年度发展报告》《学院工作通讯》《荣光杂志》等。2020年,学院设立“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并隆重举办首届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不断完善外宣机制,设立新闻宣传联络员,加强学院与学校新闻中心和校外媒体的沟通,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和信息材料。2019-2021年,学院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累计100多篇。

  

工作业绩显著。学院持续建立健全制度,不断推动学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20--2021年,学院开展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共制定修订71项制度。2021年,学院全面开展行政科室和行政人员理职明责工作,建立行政人员职业培训机制。院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女教职工“闺蜜之家”,积极维护学院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学校、学院改革发展献计出力。院领导注重深入基层和一线调研,坚持开展“院领导午餐会”、“院领导、系主任新生入学进寝室”、“毕业生座谈会”、“院领导、系主任听课制”等活动。

  

 

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学院工作全局,深入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青年拔尖人才通道、院聘教授、院聘文澜学者、博士生副导师等一系列创新性制度,涌现出了一批高层次专家学者。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钱学锋教授获聘国家级人才计划,获评2021年度“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副院长、党委委员吴海涛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党委委员邓爱民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名师和“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辅导员尼加提·艾买提获评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 

  

科学研究成果上水平。学院搭建文泉工商•长江论坛、学术研讨会、文泉分享会等多层次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2019-2021年,学院共获“两金一部”项目35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学院累计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A类论文80多篇;科研获奖20余人次;咨询调研报告及专家建议共有38篇获得采纳或领导批示。 

  

人才培养质量稳提升。形成“经法管融通”的MBA教育特色和优势,5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列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教育部“金课”建设教学研究项目,3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学校前列,3名研究生获评湖北省“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社会服务共建显成效。多位教师的成果要报、提案被省政府、政协采纳,研究报告被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常委批示。与湖北省自贸办共建中国(湖北)自贸区研究院,助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与武汉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党委签署“携手共建,助力重振”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近三年,社会各界工商院友为学校、学院捐款捐物2300多万元。学院向学校定点帮扶单位提供资金帮扶50多万元,引进校友企业捐赠10多万元。

国际合作交流开新局。学院以党建引领为一体,以人才培养国际化和师资力量国际化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制定《全面提升学院学科国际化水平行动计划(2021-2025)》,学院先后以优秀成绩通过AMBA再认证、BGA金牌认证,成为EFMD(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正式会员等。

  

    阵地建设规范。学院认真抓好各类阵地意识形态工作,制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每年定期研究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更新意识形态风险点清单。院领导班子定期下课堂听课,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不断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学院严格审核和把控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建设,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掌握话语权、强化管理权,不断深化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师生形成科学、健康、守法的上网意识和习惯。

  

 

    未来三年,工商管理学院将立足文明单位创建,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力争成为立足中南、面向世界的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而努力奋斗!

 

2019--2021年获奖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