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刘道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作者: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次数:684

 我校2012MBA校友、方圆广电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道云


个人小传

暨南大学法学学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MBA

    曾工作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家电制品有限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 China),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任广州广电计

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方圆广电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强制性产品认证技术专家组委员, 国际电工委员会国内运作机制平台专家,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员,国家注册ISO9000高级审核员,ISO14001审核员,OHS18000审核员, CCC国家强制认证高级工厂检查员,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 中国出口家电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独立专家委员,广东省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公派至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和韩国从事工厂检查工作。

学习是永恒的修炼

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的海洋中,个人所知的永远都是极少的,未知的始终占绝大部分,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我所用,学习的意愿和毅,十分重要。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回想当年高考失败时,人生的道路瞬时暗淡,羞愧、自责、自暴自弃,过往从小到大在校都是优等生,在班上是班干部,顺风顺水,学习一直都不是问题,但高考失利似乎将一切都化为泡影。后来在师范学院混了一个物理专业大专文凭,感觉还是懵懵懂懂,我的理想是什么?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职业方向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像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一九九四毕业后来到广东一家台资电子厂打工,每天十二小时高强度工作,每月只休息两天之余,唯一的乐趣和爱好就是读书。阅读跟工作有关的品质管理、电子技术、注塑工艺等专业书籍及其它名著,第一次接触到了ISO9000:1987系列标准。但有些书籍是公司的,只能借阅,当时想了一个笨办法,认为十分有益的书本内容,就抄写在笔记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后续的记忆会十分深刻。工作最初六年,笔记本记了满满二十本,当时住在一个很大的员工宿舍的上铺,两边上下铺排开,宿舍住了二十多人。一到晚上放工,人声嘈杂,聊天的、抽烟的、打闹的。特别夏天晚上宿舍酷热,大家纷纷出去吃夜宵霄或是洗澡,遇到休息日结伴到镇上闲逛购物,或观看电视及录像,只有我一个人躲在蚊帐后面读书。像海绵一样学习新知识,只是想改变现状,找一个更理想的工作。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人生地不熟,盲流到广东打工,倍感孤独,当时支撑我的,除了老家父母的关爱,还有赖于三本书籍,分别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柯林斯的《月亮宝石》,这三本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

2004,工作了十年,一切按部就班后,突然感到外语的重要性,有危机感,遂自费报名参加为期一年半的EF英孚商务英语学习。入学时口语基本上属于哑巴英语,只能说简单几句,再说下去词汇量不够大脑一片空白,于是凭着不服输的性格为达标而努力。那段时间因公出差特别多,差不多每天都在珠三角短途出差,只能利用夜晚上网课线上学习,然后定课周末去线下课堂练习听力和口语,一年半后毕业时已经达到能与外教流利对话的水平。

之后因为职业倦怠,工作中遇到瓶颈,先后报读了暨南大学法学本科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大MBA,分别攻读法律和工商管理,从硬啃各类枯燥的部门法律,到边干边学管理学,窥探管理学的奥秘,完成了从大专生到硕士研究生的两级跳。

求学道路一直处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又无怨无悔的境界,偶尔也能体会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个人体会,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象牙塔中学终身学习,终身修炼才是正解,很多人有个误区,为高考及各种考试而学,组建家庭后,围绕柴米油盐,为生活而忙碌,渐失学习的动力和时间,同时也失去了改变

人生道路的力量。

事业的三重跨越

毕业后至今一直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最早任职于美的集团和惠而浦家电制品有限公司。在美的集团风扇厂工作期间,岗位为质检科产品型式试验主管,刚毕业缺乏技术背景和职场经验,好似一张白纸,只好如饥似渴地自学并向师傅请教。记得当时办公室有一台386微机,运行DOS系统,平时当成宝贝一样管理。而我只有在下午下班后,等所有同事都离开了,再偷偷回到办公室看书并学习电脑,直到晚十一点才摸黑下楼回宿舍。在美的工作期间,熟悉了公司的质量体系,了解了产品检测的相关标准和流程,完成了多份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参与了ISO9000认证的评审工作。

在惠而浦(美资)工作期间,亲身体会跨国企业的管理文化,平心而论,与国内民营企业相比,外资跨国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而又关注品牌文化建设,在公司治理上尊重规则,淡化人治色彩。特别是在品质工程、供应链管理、零库存和零缺陷管理、和统计技术应用,ERP系统导入,有害物质管控,KPI和对员工360度评估等管理理念上走在国际前沿。而供应链管理有几点体会:1.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打造优质的供应基地。2.对零部件和原材料质量管控推行PPM系统。3.零库存和零缺陷管理。4.供应链管理向上延伸参与到产品的早期研发和失效模式分析,向下延伸到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

考取了国家注册工厂检查员,体系审核员,实验室评审员资格,我进入了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简称TIC)。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工作期间,对超过一千家生产企业进行了产品认证工厂检查和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其中知名企业包括:有限公司,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等。另外作为CNAS实验室评审员,实施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任务。深入掌握认证认可规则,管理体系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格评定,把握好判定准则,推动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作为第三方机构质量从业人员,出具的报告和数据,理应做到公正、可靠、准确、可追溯,传递信任是我们的使命。同时本人还作为培训教师,主讲二十几场技术研讨会和3C认证内审员培训班,面向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认证负责人,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并作为专家代表,参与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各项行业活动,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内运作机制平台上反映中国机构的声音。

2014年进入广州广电计量,任职总经理助理,一年后出任二级公司——方圆广电的总经理。刚进入广电计量,负责认证检测业务的全面管理,之前一直从事纯技术工作,看不懂财务报表,不会市场营销,没做过公司负责人。开门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最初手足无措,感觉一张白纸从头开始。但是机会不等人,迎难而上,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临阵不能退缩,只有赶鸭子上架了。于是与各部门负责人谈话,从摸底调研开始,跟着销售跑市场跑客户,再学习财务知识,定目标定战略建体系,广纳四方人才。凭着行业的多年工作经验,认清检测认证行业的赢利模式。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初步搭建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一支有活力的团队,获取了国家3C指定实验室和国抽承检机构等重要资质,新建了无锡和天津检测基地。用三年时间,公司员工人数从四十人增加到一百二十人,产值从2000万突破到5500万,经营管理走上了正轨。公司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减免。

个人拥有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八项,并在行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四篇。主持的公司防爆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项目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总结回顾,职业生涯曲折前进。个人的从业单位由制造业跨入了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所学专业由物理跨越结合了法学和管理学科,完成了由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个人拙见,个人价值不单由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所决定,还取决于你在组织中所创造的效益和不可替代程度。

质量是国家的生命线

近二十五年质量管理的从业经历,深感中国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虽有所提升,但近年来流通领域中汽车召回门,食品苏丹红,猪肉瘦肉精,奶粉三聚氰胺, 西安地铁奥凯电缆以次充好事件等仍然层出不穷,显示质量发展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2011-2020年)提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但是,我国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早在2007年个人发表论文«认证有效性与中小企业转型»,认为产品质量是生产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有成本的。生产企业要承担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制造业要提升产品质量, 管理者推动是关键,企业应明确组织定位和战略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注重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改进;在产品形成各个阶段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比事后补救有效;企业管理者要增强质量意识;建设前期应慎重选择上马产品项目,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避免产品的同质化,陷入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最终可能导致压低成本牺牲产品质量;加大对人才的塑造和培养;注重品牌建设等。

本人所在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是质量管理范畴的一个细分领域,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它本质是产品的合格评定。引述市场监管总局刘卫军司长的话, 质量认证是中国制造的“三个证”: 市场经济的“信用证”, 企业质量管理的 “体检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建设检验检测认证TIC集聚区,为当地制造业做大做强服务。TIC作为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的相关方,保持合格评定工作良性发展,帮助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质量把关,质量提升,质量监督,当好裁判员,适当时做好教练员的工作。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和成本, 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同时保证消费者(使用者)用的安心,用的放心。

结缘中南大

刚开始报读的缘分始于广州服务中心何老师介绍,格力总裁董明珠是中南大校友,凭这个“金字招牌”就被吸引入学。就读后,认为不虚此行,每每为汪海粟教授,文豪教授等明师妙语如珠的开讲所吸引,上堂时经常争着发言,参与案例练习,深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学校的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走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具有深厚的学术沉淀和底蕴。

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百战归来再读书,职场及经营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需要解惑,得到理论和名师的指导,而实践当中的经验教训可以提炼升华成为理论和经营案例。案例教学,观点交锋,教学相长,使学员对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抽象和归纳能力。MBA的学习生涯对于我职业转型与跨越起了重要的作用,给予了信心和力量。在读期间,从不迟到早退,克服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风雨无阻,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

从校友层面,新老学员对学校教学和其它活动的参与,维系大家的是一份同学和师生情谊。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及中南大的品牌传播。本人参加

了历年广东校友会的活动,并先后两次作为读书会主讲人进行了分享,分享的书籍是《激荡三十年》和《菊与刀》。20196月,本人被工商管理学院聘为硕士生合作指导教师,计划返校开设质量专题讲座,期待为学校发展尽绵薄之力。

大到国家层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铭记中南大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体现家国情怀和教育兴国的理念,当与诸君共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