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工商学者解读——旅游学人视角

作者:曾紫荣发布时间:2019-03-09浏览量:442

时值三月,全国进入两会时间。20193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201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70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本次大会的召开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工商管理学院紧跟时代步伐,捕捉两会声音,学院从即日起将邀请学院学者和我们一起关注民生,关注两会。

下面,请随小编一起听听来自工商的两会声音吧!

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旅游学人视角

李明龙

关键词1大众旅游+品质旅游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新时代旅游的发展应立足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已逐渐从奢侈品转为日常消费甚至必需品。旅游只有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时代,才有持续的生命力。而新时代旅游消费的大众化、社会化等特性对旅游品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推动厕所革命,优化产业供给,发展优质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需要政府与从业者相向而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关键词2生态旅游+亲环境行为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生态与低碳同样是旅游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旅游作为无烟产业的优势所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并激发旅游中的亲环境行为,是旅游界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3全域旅游+供给多样化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面对旅游行业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主要方向。为此,需要继续坚持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可由旅游统筹全局工作,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广泛社会力量,提供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旅游服务。

关键词4文化与旅游融合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对于刚成立不足一年的文化和旅游部,如何有效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我们要以旅游为手段推动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以文化为手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广大民众开发更有文化、更有内涵的旅游产品,实现文旅大融合,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人物介绍

  

李明龙,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酒店管理》(本科)、《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生)等课程。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服务营销、接待业技术应用。 曾在Tourism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等多家国际期刊匿名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