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赌性太重易栽跟头

作者:郑志方发布时间:2013-05-14浏览次数:4

——熊会兵老师课堂解析李途纯对赌融资案例

 

  “当前,很多企业家都有较强的赌性,黄光裕、牟其中、李途纯等等不胜枚举。”12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一个企业家投资讲座上,身兼多家企业管理顾问的本报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教授熊会兵表示,他研究企业案例多年发现,企业家的“赌性”较普遍,“企业家应该有冒险精神,但不可做孤注一掷的赌徒。”

 

  典型案例

  李途纯“三赌”输掉太子奶

  “我们不能否认,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天生就具有优秀企业家的许多素质。”熊会兵介绍,1993年,正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李途纯发现商机,从银行贷款10万元,印了一批毛泽东挂历产品,掘到人生第一桶金100万元。

    第一次“小赌”成功之后,李途纯用100万元开酒店、录像厅等,之后进军牛奶产业,1996年在湖南株洲建立太子牛奶厂。

    1997年,李途纯开始“第二赌”。他豪掷8888万元,夺得央视黄金广告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这时太子奶的资产总额还没有竞标价格高,就连李途纯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入场券也是借钱买的。“夺得标王后,他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第二赌他拿到8亿元订单。”熊会兵说,李途纯的事业开始极速扩张,200811月他进行了“第三赌”,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三大投行的7300万美元注资,同时由6家外资银行共同对太子奶集团提供了5亿元的授信。

    他与三大投行签署对赌协议规定:在注资后3年内,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必须超过50%,否则,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20081121日,在四处筹款、引进战略投资者无果的情况下,按照“对赌协议”,李途纯不得不将太子奶集团61.6%股权转让给了三大投行。

    2010年,李途纯因非法集资被拘。2011年,太子奶破产。2012120日,被拘15个月后,检察院不予起诉,但是李途纯的太子奶已灰飞烟灭了。

 

  专家点评

  增风险意识 降投机倾向

    在现实的商界中,像李途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黄光裕、牟其中、唐万新等人也因为冒险、赌性大、目空一切而倾覆。他们喜欢冒险,赌性使得他们不断开拓疆域,追逐过快过多盈利,最终深陷泥潭。

    熊会兵说,武汉的企业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作为企业家应当注意“四高四低”,即高调做事,低调为人;高团队效益,低个人得失;眼界高远,低处着手;最为重要的,就是高风险意识,低投机倾向。

    不少企业家创业之时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终于成功了、显赫一时,却突然身败名裂、身陷囹圄,企业随之倾覆。然而,每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背后,无不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和投资风险防范缺失有关。

    熊会兵说,“高风险意识,低投机倾向”,应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和策略,这也是保障企业家自身利益、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