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书伟

作者:发布时间:2016-07-20浏览次数:754

杜书伟
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97级MBA                

世界正在被改变,这多少是句废话。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世界永远在改变。

只不过敢于尝试改变的人总是不同而已。

更多的巨像屹立而起,同样多的巨像也在坍塌。

屹立坍塌之间,只隔须臾。

而在每次须臾之间,世界便大不同。

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样一批敢于尝试改变的人,引领着世界的大不同。

人物志

先看他的学业背景,从经济学学士到MBA(工商管理硕士),再到高级会计师,最后到华科大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再看他的职业生涯,从收费员到财务处长,再到总会计师、副院长。一路走来,他用不可复制的创新思维和全新视角,打破专业界限,不囿于常规,不落于俗套,在国内大型医院中率先实施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主持开发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为同济医院节省开支上亿元,曾得到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的肯定和表扬。此外,他还在全国权威刊物上发表关于医院经济管理、财务会计、医院管理道德、医疗保险体系等方面的论文多篇,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国家有关部委局及许多学术组织开展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和医院经济管理讲座,对全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推广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管理,到财务会计,他不是医生,却站在医疗行业改革的前沿,见证了我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18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刚到同济医院的杜书伟,先被安排在门诊收费窗口作收费员,之后又做了三年的会计财务工作。面对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杜书伟不像其他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心态浮躁——只想着干大事却忽略实践,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之余,他非常关注医院基础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和漏洞,默默思考着应对策略。也许正是此般对待基层工作的踏实作风和不断地思索,才使得他在日后的各项措施中有的放矢,一举见效。

三年后,因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推陈创新的工作思路,杜书伟从同济医院财务处调任经济改革办公室副主任,不久后又担任了主任一职。这次调任对于在基层苦干6年的他而言,无疑是一次大好的机遇,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自上任后,杜书伟轻车熟路地理清医院管理脉络,严抓日常运转漏洞,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并把自己所擅长的经济管理知识运用于医院成本管理,从而将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变为现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家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仍处在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逐渐展开。虽然卫生部门就改革方针展开了一系列争论,但是总体而言,仍旧缺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方案。与此同时,医院注重效益而忽视公益性成为当时的主流倾向。面对当时同济的状况,杜书伟深信,医院重效益和重公益并不冲突,降低医院成本,把医院效益提上去,才能有充足的力量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完善医院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给广大患者带来实惠,才能够集中解决社会公益问题。他主张打破常规,大胆引进高效管理方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医院运营的关键问题是成本高、效率低、分配不合理,而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必将成为解决医院痼疾的良方。

此后,杜书伟专心致力于医院全成本核算,改进医院经济管理,建立了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医院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而且使得医院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科学化,在效益和公益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所推行的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时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重视和肯定,卫生部主要领导人也多次肯定并要求推广同济经验。全成本核算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了全国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这项软科学成果也获得了200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广同济经验,新华出版社特意出版了由杜书伟作为主编之一的《同济医院企业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人民日报》、《健康报》、《湖北日报》等报刊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杜书伟不满足于这些成绩,反而感到深深的压力。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地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举措使他认识到必须尽快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1997年杜书伟考入原中南财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谈及自己MBA的学习经历,杜书伟感触颇深。当年实行全国首届联招联考,所在班级只有13名学员,大家主要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学习,与老师、同学交流的确是一桩乐事。在他的回忆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MBA教育很有特色,集管理、财务、投资、法律于一体,此外老师讲课大开大阂,带给自己很大的启迪。1998年初,杜书伟任同济医院财务处长,这也是当时卫生部属管医院最年轻的财务处长。2000年他参加了国家会计学院的CFO培训班,一年后升任同济医院总会计师,毫无疑问成为卫生部属管医院的第一个总会计师。2006年9月,为了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改进他的医疗卫生管理事业,杜书伟又继续攻读了华中科技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

千禧年过后,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政府卫生投入绝对额逐年增多,但是政府投入占总的卫生费用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随着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逐渐深入,医院产权改革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话题。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日渐突出。面对棘手的局面,杜书伟理清思路,将自己所学的会计和经济知识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特别加强了医院财务的监督职能,建立医院财务分析制度,从科室经营分析到医院经济运行分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把医院的财务会计与经济管理进一步的融合统一,得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许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需要。在杜书伟的倡导参与下,卫生部、财政部多次补充、完善了现有制度,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会计制度支持。针对我国优良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杜书伟认为这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提出了医院要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的新观点,并指出这是提高全社会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快捷途径。他的这一观点逐渐得到管理部门的认可并实施,在许多地方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同济医院作为国家队的综合性大医院,想在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更上一层楼,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近几年医院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好,这需要所有员工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把小事作精彩。”对人对己,杜书伟的要求都是如此。虽然工作繁忙,他仍兼任两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同时还兼任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几年来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学习,周末加班有时连家都不顾不上回,可是他却乐在其中,认为勤奋拼搏才是自己最喜欢的状态。

2008年8月,杜书伟任同济医院副院长。杜院长笑称自己是医疗行业的一个“另类”,因为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在国家级的医院里当副院长实在是凤毛麟角。杜书伟在对自己评价的时候用了“不满意”。或许,这就是他能一直保持着创新的思维,清醒的应对各种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从未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断找寻新起点,在一直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积极找寻能带给医疗卫生事业裨益的应对策略。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步伐,杜书伟独树一帜,不曾懈怠。通过不断地学习充电,他一直站在改革的前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自始至终和同济医院,和我国的医改工作一同摸索着前进,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自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