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胡立君副院长谈中国EMBA发展

作者:皮君发布时间:2007-12-02浏览次数:167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baemba/20071025/16214100123.shtm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副院长胡立君


  2007年10月9日,围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的定位、教学管理、校友服务、市场策略等话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副院长胡立君接受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公司总裁助理陈金炳的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陈金炳:您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到,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要坚持创一流、办特色的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今天我想请您给我们解读一下,怎么来理解这样的宗旨和目标以及它的背景和意义?

  胡立君: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什么我们要确定这个目标,二是我们确立这一目标的背景。首先,我们是在充分考虑国内外EMBA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前提下确立这样的目标的。其次,EMBA教育培养的是在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需要综合的、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也应跟进国际的潮流。所以我们提出了创一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的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背景,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以我们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为基本依托。我们学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综合优势,在全国同类高校是名列前茅的,与国内同类型的商学院相比,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将这三大学科融合在一个学院的架构下运作。

  第二,我们确立这一目标的背景,也与现实的管理需要有关系。管理人才需要多方面、综合的素质,综合的能力。要有效地管好人、管好物,一定需要懂法,懂财务,懂金融。而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资源可以利用。集合我们学校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和财务方面的优势,我们确立了这样的目标。我校EMBA项目面向国际竞争,突出整合性和决策导向,关注企业和市场需求,倾力打造商界领袖和政界精英。融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于一炉,精心配置体现学科优势的特色课程,向学生传播适应现代竞争需要的复合型理念,让学生掌握“精管理,通财务,善投资,懂法律”四项技能。特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校EMBA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体构件。科学定位,瞄准前沿,使得我校的EMBA专业教育特色与优势并存、规模与质量齐进、人气与信任俱增、责任与形象同升,从而铸就了我校EMBA项目的辉煌成就。

  陈金炳:您作为学院分管EMBA项目的副院长,同时也给EMBA学生授课,您感觉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就读的这些学员,他们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胡立君:我跟EMBA学员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整体印象有几个:第一,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学毕业以后,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感到自己的知识可能有些陈旧,有些理念需要更新和提升,他们就选择学习EMBA。

  第二,他们有良好的商业道德。这体现在遵纪守法,遵守国家的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

  第三,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曾对EMBA学员说过,现代企业应当扮演四种角色:家、学校、军队和教堂。我觉得我校的EMBA学员在这四个方面都尽到企业家应尽的责任。他们关心企业员工的发展,关心社会,也关心学校的发展。我们EMBA学员出资在湖北省建了两所以EMBA命名的希望小学,这在全国开了先河。我校的EMBA学员所在企业到学校举办专场毕业生招聘会,吸引毕业生就业。他们还资助学生和青年教师到企业搞调研。我校来自于浙江的学员钟浙晓先生最近向学校捐款100万元设立助学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

  我认为,“修经悟道,践言立德”,已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学生的理念和目标取向。

  陈金炳:我们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有制背景的学员,他们都一样的选择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攻读自己的EMBA学位。您在日常的项目运作管理中,您觉得学院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使学员之间更好的交流和融合,来促进他们的关系,互相增进了解,甚至达成合作?

  胡立君:EMBA学员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是EMBA教育项目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EMBA学员有充分的、广泛的交流。我们在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组织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做法,让不同区域的学员有更多的交流。做法主要有几点:

  第一,安排各地学员到其他地区上课、到企业调研。我们采取走读与走教有机结合的方式授课。

  第二,充分利用EMBA的校友联谊会。我院EMBA校友联谊会,每年举办一次,同时不定期举办各地校友联谊活动。比如某一地区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安排专题讲座,除该地区的学员参加外,也邀请其他地区的学员参加,吸收他们听讲座、参加联谊,与其他地区的学员交流。

  第三,我们还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有合作关系,在这两所学校集中讲授几门课程。各地的学员也通过这样的平台来沟通,进行交流。

  第四,除了不同地区的学员之间有交流之外,我们还安排同一地区的学员进行纵向交流。我们从2002年开始办EMBA,总共六届了。师哥师姐与师弟师妹互有沟通的愿望,我们也通过EMBA校友会等平台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交流。

  陈金炳:胡院长,我理解你们在学院,或者说项目内部的这种学员交流方面,做的工作还是非常到位的。但跟其他商学院,比如说像长江、中欧、清华、北大或者其他商学院的EMBA之间,有没有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和考虑?

  胡立君:这样的交流也有一些。我们通过全国性的EMBA联谊会提供交流平台,也通过与国外高校的联谊,进行一些交流。客观地讲,全国高校EMBA大规模的交流还比较欠缺,我们希望今后加强这方面的交流。

  陈金炳:国务院学位办2002年批准了30所大学商学院可以办EMBA项目,这五年来,市场的不断起伏变化,开始出现优胜劣汰,您怎么看EMBA的市场竞争?您觉得EMBA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胡立君:30所学校办EMBA时的格局和现在相比,应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五年的发展,当初竞争力不是很强的,现在上去了。当时竞争力可能很强的,现在可能不是十分理想。在这30所院校当中,通过竞争,现在基本上分出了一些层次。总体上讲,我们学校的EMBA发展势头非常好,竞争力在不断的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可以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项目以扬名业界的独特专业优势和鲜明的学科特色,精确定义了中国EMBA的真实内涵,充分揭示了中国EMBA的核心价值。

  未来EMBA的市场格局,有这样几个趋势:

  EMBA项目的需求,肯定是持续的,稳定的,不会像当初办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是一个贵族项目,可能存在不了几年。这个项目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基本原因是它有需求。昨天有一位上海的学员说,假设他是某一个政府部门的官员,有某种形式上的话语权他会要求企业老总都上EMBA。他有一个想法,在他所管理的企业里,今后不是EMBA毕业,就不能做高管。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有旺盛的需求。

  从供给方面来看,30所院校在专业学位教育,尤其是管理类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已有很强的竞争力,供给已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了。

  另外一方面,在这30所院校中,优胜劣汰的格局已经呈现。有的学校招生名额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有的学校招生数很不饱满,指标用不完。所以我想最后要发展到通过市场来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潜力,办学质量高的学校,来扩大他们的规模,满足社会需求。一些招生规模不大,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也要通过市场或者其他办法,来减少、压缩他们的规模。

  陈金炳:我们五洲在线长期给各个商学院做市场和公关服务,包括一些活动策划。您怎么看待EMBA或者商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在市场推广或者品牌建设当中起到的作用?

  胡立君:媒体的作用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项目产生于市场需求,它植根于市场需求,同时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推广,离不开市场的支持。媒体的支持,媒体的配合非常重要。实际上这几年,各高校都高度重视通过媒体来提升形象,来宣传自己的价值理念,来与社会、与学生进行一些沟通,这种沟通应该说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希望今后和媒体进一步合作下去,也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

  陈金炳:好的,谢谢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