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的暖阳漫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一场关于资本市场的智慧盛宴正在此酝酿。11月9日,中南大MBA终身学习计划第19期《证券投资》课程正式启幕,张戡副教授以“穿越周期的价值洞察”为钥,引领校友们拨开市场迷雾,探寻投资世界的永恒法则,在数据与趋势的交响中完成了一次财富认知的升华。

课堂上张戡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证券投资绝非简单的追涨杀跌,而是对投资者智商与情商的综合考验。“穿越市场波动,回归价值本原”这一理念,精准道出了投资世界中对抗不确定性的根本法则。通过宁德时代成长股估值重构、贵州茅台护城河演变分析等典型实战案例,张戡老师层层拆解“风险收益比的动态平衡”,构建理性的证券投资分析体系,稳健的资产配置认知框架。
本次课程系统梳理了证券投资的三大核心支柱,为学生们奠定了稳健的资产配置思维底座。
第一,证券基本理论及方法是锚定价值的基石。课程对比了2016年—2024年木头姐管理的ARK基金年化收益12.7%和巴菲特管理的BRK基金年化收益13.1%,深刻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哲学在时间维度上的终极较量:ARK代表了对颠覆性技术的极致押注,其高换手率体现了对短期趋势的追逐,但其高波动性在熊市中回撤巨大;而BRK则展现了深度价值投资的魅力,通过长期持有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让复利在时间的长河中静静发酵。这个案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投资不仅是选择标的,更是选择一种能够穿越周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第二,证券技术分析是洞察市场的语言。 在“势”的层面,趋势识别是把握行情级别的首要前提;于“量”而言,结合价格形态的成交量分析,能够有效验证信号的可靠性;在“时”的把握上,借助股价移动平均线、MACD、KDJ等指标的超买超卖状态,可辅助寻找关键的入场与离场时机,将概率优势转化为实际胜率。
第三,证券基本分析是发现价值的罗盘。 其方法论经历了从单一市盈率(PE)评估到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动向、行业格局、公司质量四维一体研判的进化。投资者的决策优势源于深度研究,这使得竞争优势(护城河)分析、财务数据去伪存真与内在价值的动态评估,成为决定投资成败的终极命题。
课程尾声,张戡副教授总结道:“唯有将市场理解力、公司分析力与人性洞察力三者融合,方能形成真正可持续的投资体系。”对于每一位市场参与者而言,此次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投资心智的淬炼。未来,市场的奖赏必将属于那些具备系统认知、并能克服人性弱点的理性投资者。
校友感言
通过本次证券投资课程,我深刻体会到投资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思维的升华。张教授以黄金交叉、F10企业分析等工具为锚点,将技术指标与基本面研判深度融合,让我建立起“宏观定方向、微观筛标的”的系统化框架。课程中模拟交易与案例拆解,让我领悟到风险控制需内化于决策全程,而行业前瞻性思维更是打开了投资视野的新维度。感恩学校搭建终身学习平台,让理论在实践中迭代,助力我们在资本浪潮中行稳致远。
MBA2009级校友 解晓溪
证券投资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基础知识上完善,在投资逻辑上溯源,在投资策略上进化,在风险控制上内求,在投资实践上累积,建立个人投资框架体系并不断迭代提升,成就更好自己。
MBA2011级校友 陈业华
感谢学校提供的校友终生学生计划,让我们每学期有一次机会可以再回校园重温学习环境,回望初心!本次通过4天的张老师亲授的证券投资课程,让我对证券投资的技术参数,选股方法有了更系统更专业的认知,通过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能够快速和大概率的察觉买入时机和卖出时机,能够规避风险,提高选股胜算率,张老师通过手把手演示F10查看目标股票企业的相关公司概况,财务信息及股东信息等方式方法来多方面分析企业的盈利增长点,提高来选出优质股的概率,张老师这几天教授的选股分析方法和走入证券投资需具备的智商情商和行业信息前瞻性培养等,将会深深影响我们后续的工作思路及大局观,本次学习收获满满,感恩学校及老师们的付出!
EMBA2020级校友 王盼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2021年证券投资课因为疫情上的是网课,隔着屏幕虽听得很兴奋,但仍有不少实务因了解不深很是遗憾,现在中南大终身学习平台给了重返学校听张戡教授课程《证券投资》,倍感亲切。
4天课程张教授从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理念与方法开篇,深入讲解证券技术分析,细致拆解K线图形态、详解技术指标逻辑,指导实操条件选股,现场随机拆解个股、分析挖掘投资价值,解读宏观数据并转化为投资思路;课程理论与实操结合,内容精彩纷呈,更新了我证券投资的知识体系,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再次感谢张教授深入浅出的教诲,感恩中南大及老师们提供的终身学习平台!
MBA2020级校友 王锋

